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08 23:32] 以陈嘉庚为原型,舞剧《海的一半》启动巡演
- [2025-05-08 23:20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3:08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3:05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2:59] 【文化中国行·一线讲述】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
- [2025-05-08 22:50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2:46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2:39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2:24] 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“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”形同虚设
- [2025-05-08 22:23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2:10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2:05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2:01]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- [2025-05-08 21:47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1:43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1:36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
- [2025-05-08 21:22] 从九龙九凤冠看明代顶级高奢
- [2025-05-08 21:21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1:09]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
- [2025-05-08 20:57]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